近日,关于哈尔滨市大量IC卡智能水表成废表的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电子智能水表的关注。
有媒体报道,哈尔滨市从1998年开始IC卡水表的试点工作,截至2006年底,总共安装13万多块。但据哈尔滨供排水集团供水公司初步统计,目前哈尔滨市已安装的IC卡水表中有超过3万块成了废表。
IC卡水表是一种智能水表,它可以根据水卡内存款自动供水、自动计量,既免去了工作人员入户抄表的麻烦,也消除了原来一个楼的用户“大锅饭”平摊水费的矛盾。这样一种对居民和供水部门都有好处、又便于节水的先进产品,为什么会被停用呢?
设计偏离计量机能
有居民反映,安装电子智能水表后,有的卡里明明有钱,却突然停水;有的IC卡水表电池不过关,使用两三年后便损坏,造成水表停转;有的IC卡水表质量不达标,其磁卡插用三四次后便不能再使用。
多年从事计量仪表研发的深圳市兴源鼎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李红卫介绍,从技术上来说,电子智能水表的自动抄表系统是用以累计脉冲表发出的脉冲,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远传,其可靠性取决于脉冲发信表发信、脉冲信号传输以及系统计量的可靠性。“现实证明,这些环节的可靠性是无法保证的”。技术原理决定了一旦出现表体自身机械振动、外界电磁干扰、供电问题、表倒转、信号磁铁退磁等问题时,表的发信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若脉冲信号传输线路出现故障,或者连线质量不好也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系统计数错误;另外,配件产品,如电池、阀门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水表的质量,而我国目前这些配件的质量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由于这些系统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和质量上的不过硬,用这样的水表直接作为计量收费的依据,必然招致无穷无尽的麻烦。
计量管理失控
除了技术上的不足,管理上的混乱也是影响电子智能水表发展的瓶颈。哈尔滨和银川的案例中,都存在厂家收完钱安装后就走人,水表损坏无人解决的问题。李红卫分析,由于表、线路、系统设备的归属与管理独立而分散,水、电、气管理部门,物业公司,开发商,厂家各自的责、权、利关系不明晰,造成过了保质期后维护资金无从落实,致使系统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与维修,用户因此失去了保障。
另一方面,水、电、气表属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然而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各检定机构对抄表系统的首次检定目前只停留在检验脉冲表的机械计量性能层面上,而不对系统做整体测试。但实际的抄表系统,其计量功能需由表、线路、系统设备交互配合才能达到。
李红卫分析,要解决电子智能水表系统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技术突破是前提。她认为,近几年研发出的一种直读表及抄表系统,在可行性和适用性方面具有优势,这种系统或可为电子智能水表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在管理方面,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教授董鸿阳建议,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应制定相应政策,予以大力扶持,明确各相关部门责权利;另一方面实行市场准入机制,严格把关,实行招投标,并要求中标的厂家预缴一部分保证金,强化监督管理,在保修期内如果厂家出现弃管现象,可将这部分保证金用来维修出现问题的水表,保证项目顺利推行。